五千年的文明瑰宝在历史的尘埃中还能走多远

一到春天,每当我看到那一株株桃花争相竟放,肆无忌惮地炫耀着自己新穿的裙子时,我就被那种美深深地感染了。常年在矿井中呆的我就想到大自然中去走走。这几天没有上班,正好给心情放一个假,午饭过后,驱车前往北留尧沟村,一看这个明清古村落。虽说离我们很近,路却是很陌生,一路走一路打听,乡村路导航也不太清楚,见路就走,以至走进一个死胡同,要不是一个大妈打开车库门,让我倒进去掉头出来,那路还真不知怎么往下倒。还没有进村,这里的村民就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印象。每去一个地方之前,我都要查资料,了解一点情况,这次也不例外,尧沟村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,三面环山,一面开敞,始建于明嘉靖年间(-年),创始人曹家二兄弟从山东曹州府迁至此,其中一人从事农业,另外一人从事炼铁业和煤炭业。明崇祯年间(-),尧沟曹家曹仁宇一代最为兴盛,当时曹仁宇与其父同为侍郎,其三兄弟同在朝中为官。尧沟村现存的明代建筑多数建于这一时期。走进深深的帅府院时,从地上或者墙角躺着的那些精美石雕上,依稀可以看到当年的盛景,那三层小楼披满历史的尘埃,缓缓向我们走来,拄着拐杖的大叔,娓娓向我们印证着我们对这里的猜测。据这位大叔讲,这个院子以前最多住着多口人,一个院就是一个生产队,那繁华程度可见一斑。我问大叔,您是不是也姓曹,他说是,那也算曹氏的后人吧,他说是,我说那你们有家谱吗?大叔一声叹息:唉,文化大革命中被红卫兵给烧了。多么可惜。更有可恨的是,58年大炼钢铁时,下连阴雨石子拉不回来,就在村里找青石砸,很多石雕就在这时被炼成了钢铁。想想是多么痛心疾首,那时残忍的破坏却让我们现在的人去买单。长满青苔的小巷幽幽地讲述着亘古的历史,错落有致的民居展示着古人超群的智慧。我贪婪地穿越在这些古村民居间,用快门记录着这些即将消失村落,无力的手怎么也挽不住历史的年轮。村西头那标志性建筑春秋阁经过翻新后显得异常精神,仿佛在召唤着那些沉睡的同伴们,赶快醒来。走出高楼院时,遇到一个老奶奶,我问老奶奶高寿,老奶奶显得特别兴奋,伸手示意八十了,还邀请我进寒窑坐坐,盛情不容拒绝,我走了进去,里面收拾得干净整洁,连炉带炕的那种,唱戏机热闹的唱着上党梆子《三关排宴》,炉火正旺,寒窑不寒!据说曹氏家族在有钱时,首先抓的就是教育,要求子孙“廉洁贞爱民如子,勤恭仁善厚德馨”,成为曹家最兴盛时期。这些从大妈开车库让我倒车,高楼院曹老师拄着拐杖给我讲解,还有老奶奶的风趣幽默中都可以看出多少还有点曹氏遗风的味道。走出尧沟时,心还一直留恋在那精美的明清村居中,不知这座古村落什么时间才能从沉睡中醒来,那时给世界的将是一个深深的震撼!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tzrz/5808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  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